江西公务员考试片段阅读每日练习(2017.5.10)
1.20世纪80年代有一句口号叫“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现在提倡“少说空话,多干实事”。具体在解决交通堵塞这个问题上,如果大家都能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少发一点牢骚,在行车时多观察一下周围再采取适当的行动,交通堵塞的现象肯定会大大缓和,也就是驾驶员如果能自觉一点,不需要现在那么多的交警也能够有很好的交通秩序。
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是:
A.营造良好的交通秩序需要大家的自觉性
B.“只说空话,不干实事”会加剧交通堵塞
C.解决交通堵塞的根本在于提高人们的素质
D.增加交警的数量无助于缓解交通堵塞
2.动物和人的差异很多,按照演化生物学家道金斯等人的观点,最大的差异可能在于动物缺乏“文化”。野生动物个体在环境中的部分行为,都可以追溯到它的基因:个体间的文化传承即便存在,影响通常也微乎其微。如果两群狼面对同一场景做出了不同的反应,那是因为它们的遗传特征不同,而不是因为它们各自经历了不同的狼群历史、有不同的狼群文化。就算有动物因为和人相处而从人类这里习得了复杂的行为,但当它回归野外时,也几乎不可能把自己学会的人类技巧教给其他动物,不能改变其种族的原有行为。
根据这段文字,对“文化”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种族成员共有的行为习惯
B.改造自我及其种族的能力
C.可以模仿和传承的行为模式
D.与遗传基因无关的行为模式
3.这个时代有两个看似彼此矛盾的趋向:一方面,随着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及获得信息渠道的多元化,人们能对各种传言作出更清醒的理性判断;但另一方面,信息的爆炸性增长和技术进步也使谣言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人们往往来不及分辨各种信息的真假。虽然人们总是假定,只要不断提升人类的理性水平,并使信息透明化,就能消弭谣言产生的土壤,但迄今为止这一直只是个理想。没有哪个社会的人所传播的信息是完全正确的,在很多情况下,人们为了尽快获知自己所关心的真相,常常都在不知不觉中传播着谣言。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的理性水平达到一定的程度就能阻止谣言的产生
B.谣言的传播往往反映了人们迫切想了解真相的需要
C.人们的理性判断与信息技术的进步是彼此矛盾的趋向
D.信息的增长和技术进步是谣言产生的主要根源
参考答案与解析:
1.A【解析】文段首句提出了“少说空话,多干实事”。随后具体到交通问题,运用反面论证,告诉我们要增强自己的自觉性,才能很好地解决交通问题。结合选项可知,A 项中“自觉性”很好地体现了文段中心。B 项中“加剧交通堵塞”和 D 项中“无助于”表述均不够直接明确。C 项强调的提高人们素质,概念过大,其中的自觉性才是文段强调的重点。
2.C【解析】词语理解题,首先定位原文,“文化”一词出现在文段首句,接下来举了两个例子,一个谈的是个体文化传承影响小,另一个谈的是从人类学到的东西难以改变原有的种族行为。结合选项可知,C 项表述更为直接准确。A、B 两项文段中均未体现。D 项中“与……无关”的表述和 C 项中“可以模仿和传承”相比而言,不够直接明确。
3.B【解析】细节判断题,与原文一一对应。A 项属于无中生有,文中并没有谈到如何阻止谣言的方法,且“就能”表述过于绝对。C 项为概念偷换,应该是理性判断与人们分不清真假似乎是矛盾的。D 项属于无中生有,文段没有谈及谣言产生的根源。而 B 项对应文段尾句,属于同义替换以“往往”替换“常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