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网 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江西公务员考试网 >> 时政要闻 >> 每日练习

江西公务员考试片段阅读每日练习(2017.3.7)

发布:2017-03-07    来源:江西公务员考试网 字号: |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1.当代人类学研究认为,文化具有某种人格气质。它往往选择一种气质或融合几种相关的气质,并且把这种选择“专断”地揉进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方面,而在学术和艺术领域表现尤为突出。这种文化气质论给中国美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照。如果我们的视野从“美学”扩延至“审美文化”范畴并且假定中国审美文化具有某种特殊气质,那么对这种气质的类型、构造、成因、背景等等的探究和识别,无疑会拓展出一种新的学术疆域。
   
    这段文字中的“新的学术疆域”最有可能是指:
   
    A.中国美学的文化根源
   
    B.中国审美文化的流变
   
    C.中西审美文化的差异
   
    D.西方美学对中国的影响
   
    2.汉语西文字母词被汉语词典收录的历史已有100多年,收录字母词早已是汉语词典和工具书编纂的惯例和通行的做法。1903年出版的《新尔雅》在正文中收录了“X光线”一词,这是汉语词典首次收入字母词。在辞书史上,这部词典是近代中国最早的一部新语词词典,它虽然还不是纯粹现代意义上的汉语词典,但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这段文字介绍《新尔雅》的目的是:
   
    A.总结西文字母词在汉语词典中的收录规律
   
    B.说明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早有先例
   
    C.论述其对于近代以来辞书编纂的影响
   
    D.探讨汉语词典收词规律的历史演变
   
    3.判断一个环形坑或环形构造的形成是否与陨石撞击作用有关,关键是要查明该坑岩石是否受过陨石强烈撞击伴随的冲击波作用。在强烈冲击波作用下,靶岩将发生冲击变质。关于陨石撞击坑的判别,国际科学界明确了三项冲击变质诊断性指标:矿物击变面状页理、矿物击变玻璃、击变矿物高压多形转变。在自然界中,除了地外天体超速撞击引起的冲击波作用外,任何其他天然过程或地质作用均不能在地质体中引发这类矿物物理变化。如能在地表环状地质构造中发现上述三项指标之一,即可确定该地区发生过陨石撞击事件。
   
    根据这段文字,对某处环形坑或环形构造来说:
   
    A.发现矿物击变玻璃即可断定为陨石撞击形成
   
    B.其形成往往能证明该处受过强烈冲击波作用
   
    C.三项冲击变质诊断性指标通常不会同时出现
   
    D.强烈地震有可能引发击变矿物高压多形转变
   

 

 

 

 

 

    参考答案与解析:
  
    1.B【解析】首先定位原文,“新的学术疆域”位于文段末尾,因此通读全文。由“我们的视野从‘美学’扩延至‘审美文化’范畴”可知,新的学术疆域不再是美学,而是扩延至的“审美文化”,根据此主题词判断,可排除A、D两项。而C项中“西方审美文化”在文中无从体现,故亦可排除。
   
    2.B【解析】文段首先指出汉语词典收录字母词的历史已有100多年,然后以《新尔雅》中“X光线”一词的收录为例,说明这是汉语词典第一次收录字母词。由此可知,文段介绍《新尔雅》的目的是为了说明汉语词典收录字母词早有先例。
   
    3.A【解析】根据原文最后一句话,“如能在地表环状地质构造中发现上述三项指标之一,即可确定该地区发生过陨石撞击事件”,可知A项正确。B项,文段讨论的问题是判断环形坑或环形构造是否为受到陨石的强烈撞击所形成,此项偏离文段意思。C、D两项为无中生有,文段并没有提及此意。
 


点击分享此信息:
相关文章相关文章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CopyRight 2017 http://www.jxgwy.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