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公务员考试逻辑填空每日练习(2017.2.5)
1.我国高校每年有数万项科研成果通过验收,其中有30%以上的成果被鉴定为“国际首创”、“国际领先”或者“填补了国内空白”。________的是,这些成果中只有极少一部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大部分成果只能“沉睡”在实验室和书斋中,高校科技研究成果推广_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可悲 难以为继
B.遗憾 步履维艰
C.可惜 寸步难行
D.无奈 一筹莫展
2.相对于其他作品,史书有太多芜杂的琐碎记载,把主线________得有些模糊不清。然而细节有细节的________之处,因为虽然撰写史书的史官难免受到某些思维导向的影响,有意无意地隐此扬彼,但所谓“细节之中有魔鬼”,某个历史人物的性格总会在一些细节之中_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遮蔽 精妙 若隐若现
B.隐藏 奇巧 跃然纸上
C.衬托 精彩 昭然若揭
D.叙述 可爱 露出马脚
3.对于家长们来说,能够和孩子一起参与其中,亲身________到孩子的进步,是一次难得的亲子活动经历。同时,他们也可以在训练营中受到________,得到一些教育的灵感。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感触 启示
B.感悟 启蒙
C.感受 启发
D.感觉 启迪
参考答案与解析:
1.B【解析】第一空,根据前后文意可知,我国高校科研成果通过验收率高,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比例却非常小,这种情况着实让人感到“遗憾、可惜”。A项“可悲”语义过重,D项“无奈”意为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文中并无此意。故排除A、D两项。第二空考查词义轻重。C项“寸步难行”的程度较之“步履维艰”更重,与文中“有极少一部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对应不符,故排除。
2.A【解析】本题从第三空入手,文段是客观地叙述史书细节中显现出历史人物的性格,不存在褒贬色彩,“昭然若揭”“露出马脚”都含贬义,不合语境,排除C、D两项;“若隐若现”意为隐隐约约,看不清楚;“跃然纸上”形容描写或刻画得十分生动逼真。对应文段“有意无意地隐此扬彼”,历史人物的形象不可能完全真实地表现出来,排除B项。第一、二空,分别填入“遮蔽”“精妙”也符合文意。
3.C【解析】第一空,A项“感触”多作为名词使用,指由于外界事物的触动而产生的思想、情感,而文段显然需要填入动词,故排除;B项“感悟”悟得的多为一些道理等,与文中“孩子的进步”搭配不当,故排除;C项“感受”与D项“感觉”均可搭配“孩子的进步”,但“感觉”鲜与“亲身”这样的副词修饰语做搭配,故基本锁定答案为C。再以第二空检验,“受到启发”为常见搭配。A项“启示”多与“获得、得到”等词搭配使用;B项“启蒙”意为向初学者传授入门的基本知识或技能,重点强调从不懂到懂得的过程;D项“启迪”与“启发”语义相近,但表述较为书面,不太常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