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公务员考试定义判断每日练习(2016.12.10)
1.相对剥夺感是指人们在与那些既和自己地位相近,又不完全等同于自己的人或群体做比较时,由价值期待和价值能力不一致的认知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相对剥夺感的是:
A.参加学生会竞选的人数比往年多了一倍,小燕感到竞选的压力更大了
B.王某从海外名校学成归来,总觉得在单位里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C.小张经常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项目组其他人认为小张就是喜欢表现自己
D.小杨原本认为自己的工作还不错,但是参加同学聚会后,他觉得跟同学相比显得没有前途
2.统计性歧视,是指将一个群体的典型特征推断为群体中的个体具有的特征,并将此特征作为对个体的评价标准。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统计性歧视的是:
A.小莉觉得周围许多金牛座的人都不太诚实,她就认为金牛座的人都不诚实可靠
B.公司认为某高校毕业生工作稳定性不够,该校的优秀毕业生小刘因此未被公司录取
C.某专家根据北京市过去十年的降雨量推断今年的降雨量将与往年的平均值基本持平
D.一名外国游客在旅游区随手乱扔垃圾,周围人们认为来自这个国家的人素质普遍较低
3.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即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特色和发展趋向,从而增强自身文化转型的能力,并获得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文化选择的能力和地位。此外,文化自觉还表现为应具有世界眼光,能够理解别的民族的文化,增强与不同文化之间接触、对话、相处的能力。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属于文化自觉的是:
A.经谈判,中方同意增加美国电影进入中国市场的配额
B.为保护贵州梭嘎苗族文化习俗建立了梭嘎生态博物馆
C.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与北魏拓跋氏的“禁断胡语”
D.湖北省襄樊市与河南省南阳市都自称是“诸葛亮故里”
参考答案与解析:
1.D【解析】关键词1条件:与自己地位相近又不完全相同的人做比较;关键词2结果:由价值期待和价值能力不一致的认知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A、B、C三项都没有拿自己与其他人去做比较,不符合定义,排除;D项,小杨与同学的社会地位相近,他认为其与同学的价值能力差距不大,但是现实是自己的工作不如同学,价值期待与价值能力的认知出现不一致,故其产生的“没有前途”的心理状态属于相对剥夺感。
2.B【解析】定义的关键词有“将群体的典型特征推断为群体中的个体具有的特征”“作为对个体的评价标准”。A项和D项都是通过局部或个体的行为特征来推断群体的典型特征,与定义中推断顺序相反,故排除;C项的专家根据过去十年的降雨是推断今年的降雨量,不符合“作为对个体的评价标准”,并且今年不属于前十年当中的任何一年,今年与去年也不存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不符合定义。
3.C【解析】关键词强调“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自知之明”“自身文化转型”“获得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文化选择的能力和地位”“理解别的民族的文化,增强与不同文化之间接触、对话、相处的能力”。A项中只是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了配额,不符合任何定义要件;B项中只体现了对自己文化的保护,没有体现“自身文化转型”的能力;C项中的“胡服骑射”和“禁断胡语”分别是赵武灵王和北魏拓跋氏对于其他民族文化的学习与肯定,体现了定义要件;D项中两个城市争夺“诸葛亮故里”,违背了“自知之明”这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