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公务员考试定义判断每日练习(2016.10.6)
1.选择性曲解是指人们面对客观事物,经常会不自觉地把外界输入的信息与头脑中早已存在的模式相结合,从而出现根据自己固有的价值体系和既定的情感好恶来解释所接受信息的倾向。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选择性曲解的是:
A.爱屋及乌
B.指鹿为马
C.按图索骥
D.度日如年
2.统计性歧视,是指将一个群体的典型特征推断为群体中的个体具有的特征,并将此特征作为对个体的评价标准。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统计性歧视的是:
A.小莉觉得周围许多金牛座的人都不太诚实,她就认为金牛座的人都不诚实可靠
B.公司认为某高校毕业生工作稳定性不够,该校的优秀毕业生小刘因此未被公司录取
C.某专家根据北京市过去十年的降雨量推断今年的降雨量将与往年的平均值基本持平
D.一名外国游客在旅游区随手乱扔垃圾,周围人们认为来自这个国家的人素质普遍较低
3.非正式组织是指人们在共同工作或相互接触中,以感情、性格、爱好相投为基础形成的若干人群。这些群体不受正式组织的行政部门和管理层次等的限制,也没有明确规定的正式结构,但在其内部形成一些特定的关系结构,自然涌现出自己的“领导者”,形成一些不成文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提及的人群属于非正式组织的是:
A.老王过生日,邀请了十多位同事在自己家中聚会
B.小刘下班后和本单位的几名年轻人一起踢足球
C.小张是校学生会文艺部部长,经他介绍,几名同学参加了文艺演出
D.几位退休职工自发成立老人曲艺社,利用周末时间在社区演出
参考答案与解析:
1.A【解析】关键词1原因:面对客观事物不自觉地把外界输入的信息与头脑中早已存在的模式相结合;关键词2结果:根据自己固有的价值体系和既定的情感好恶来解释所接受的信息。A项“爱屋及乌”指: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与他有关的人或物;B项“指鹿为马”是有意识行为,不符合“不自觉地把外界输入的信息与头脑中早已存在的模式相结合”;C项“按图索骥”是按照线索去寻找,不符合“根据自己固有的价值体系和既定的情感好恶来解释”;D项“度日如年”不符合“面对客观事物”。另外,只有A项涉及了情感关键词“爱”。
2.B【解析】定义的关键词有“将群体的典型特征推断为群体中的个体具有的特征”“作为对个体的评价标准”。A项和D项都是通过局部或个体的行为特征来推断群体的典型特征,与定义中推断顺序相反,故排除;C项的专家根据过去十年的降雨是推断今年的降雨量,不符合“作为对个体的评价标准”,并且今年不属于前十年当中的任何一年,今年与去年也不存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不符合定义。
3.D【解析】关键词强调“没有明确规定的正式结构”的“组织”,没有正式的结构;形成不成文的准则和规范。A、B两项不是组织,也没有形成准则和规范,排除;C项中的校学生会有明确规定的正式结构,受正式组织的领导和限制,是正式组织;只有D项老年人曲艺社是“没有明确规定的正式结构”的“组织”,符合关键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