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网 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江西公务员考试网 >> 时政要闻 >> 每日练习

江西公务员考试定义判断每日练习(2016.9.27)

发布:2016-09-27    来源:江西公务员考试网 字号: |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1.相对剥夺感是指人们在与那些既和自己地位相近,又不完全等同于自己的人或群体做比较时,由价值期待和价值能力不一致的认知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相对剥夺感的是:
   
    A.参加学生会竞选的人数比往年多了一倍,小燕感到竞选的压力更大了
   
    B.王某从海外名校学成归来,总觉得在单位里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C.小张经常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项目组其他人认为小张就是喜欢表现自己
   
    D.小杨原本认为自己的工作还不错,但是参加同学聚会后,他觉得跟同学相比显得没有前途
   
    2.包容性增长即为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它涉及平等与公平的问题,寻求的是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及可持续发展,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项不涉及包容性增长:
   
    A.增进社会不同阶层的相互理解,对各种社会矛盾增加容忍度
   
    B.还田于海,退耕于林,延长禁捕期,对山林进行保护性封育
   
    C.反对投资和贸易的地方保护主义,提倡投资和贸易自由化
   
    D.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重视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
   
    3.统计性歧视,是指将一个群体的典型特征推断为群体中的个体具有的特征,并将此特征作为对个体的评价标准。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统计性歧视的是:
   
    A.小莉觉得周围许多金牛座的人都不太诚实,她就认为金牛座的人都不诚实可靠
   
    B.公司认为某高校毕业生工作稳定性不够,该校的优秀毕业生小刘因此未被公司录取
   
    C.某专家根据北京市过去十年的降雨量推断今年的降雨量将与往年的平均值基本持平
   
    D.一名外国游客在旅游区随手乱扔垃圾,周围人们认为来自这个国家的人素质普遍较低
                                                                                          

 

 

 

 

 

    参考答案与解析:

    1.D【解析】关键词1条件:与自己地位相近又不完全相同的人做比较;关键词2结果:由价值期待和价值能力不一致的认知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A、B、C三项都没有拿自己与其他人去做比较,不符合定义,排除;D项,小杨与同学的社会地位相近,他认为其与同学的价值能力差距不大,但是现实是自己的工作不如同学,价值期待与价值能力的认知出现不一致,故其产生的“没有前途”的心理状态属于相对剥夺感。
   
    2.A【解析】定义的关键词有“机会平等的增长”“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及可持续发展”。A项只涉及社会的协调,没有涉及经济增长,不符合“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及可持续发展”;B项“对山林进行保护性封育”对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有益,符合“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及可持续发展”;C项“提倡投资和贸易自由化”符合“机会平等的增长”;D项充分体现了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3.B【解析】定义的关键词有“将群体的典型特征推断为群体中的个体具有的特征”“作为对个体的评价标准”。A项和D项都是通过局部或个体的行为特征来推断群体的典型特征,与定义中推断顺序相反,故排除;C项的专家根据过去十年的降雨是推断今年的降雨量,不符合“作为对个体的评价标准”,并且今年不属于前十年当中的任何一年,今年与去年也不存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不符合定义。
   


点击分享此信息:
相关文章相关文章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CopyRight 2017 http://www.jxgwy.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