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网 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江西公务员考试网 >> 江西公务员行测资料 >> 言语

2017年江西省公务员考试片段阅读习题演练(24)

发布:2016-08-01    来源:江西公务员考试网 字号: |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1.避讳是为了表示对封建君主和尊者的敬畏,必须避免直接说出他们的名字而采用别的方式加以表达,它是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又是家天下和尊祖敬宗的体现。它起源于西周,完备于秦汉,盛行于唐宋,到清代的雍正、乾隆年间发展到极致。避讳作为封建社会特有的禁忌制度目前已经消亡了,但是,不许犯忌和害怕犯忌的双向心理并没有消除,避讳已经演变为某些趋吉避凶的习俗,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依然存在。
  
  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封建社会的发展使得避讳愈来愈严格
  
  B.趋吉避凶的心理使人们进行各种避讳
  
  C.在当今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避讳现象
  
  D.避讳由统治者运用国家权力强令实行
  
  2.纵观历史,所有的文明都深知教育的价值。实质上,每一种文明的巅峰状态都伴随着许多伟大学术中心的发展——古希腊、阿巴斯王朝崩峰时期的阿拉伯穆斯林,阿卡巴国王统治时期的印度和中国的唐朝时期都是如此。鉴于西方近几个世纪的领先地位,如今西方拥有众多全球知名大学便不足为奇。真正使这些西方大学出类拔萃的是,它们认为自己负有保护全人类的古老知识和发展学术前沿的使命。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西方大学的成功之处在于重视学术研究,而不是以西方文明为导向
  
  B.任何文明的兴盛与历史并无直接关联,而是来源于教育事业的繁荣
  
  C.重视人类文明的成果并使其不断发展进步是西方优秀学校的独特之处
  
  D.为了传承和发扬中国文化,中国的大学需要向西方众多知名大学学习
  
  3.心理学家发现,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受到两种基本需求的驱动:第一,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有种“一致性需求”,希望世界的运动符合我们的信仰、理念、态度、经验和预期,即使现实与我们自身的预期不一致,我们也要改变外在的证据来使它符合我们内在的期望;第二,人类需要对外在环境产生一种控制感,我们不希望自己在现实面前无能为力、无所适从,我们需要找到某种自己能够理解、控制、描述、解释和预测的可能性。
  
  文中的心理学发现可以解释下列哪一行为?
  
  A.在集体中容易产生从众心理
  
  B.在明知自己错误的情况下仍固执己见
  
  C.喜欢用“阴谋论”解释超越自己经验之外的事物
  
  D.在过于熟悉的环境中容易产生厌倦心理并试图改变
                                                                                              

 

 

 

 


    参考答案与解析:

  1.C【解析】本题为细节判断题。由最后一句“避讳已经演变为某些趋吉避凶的习俗,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依然存在”可知C项正确。A项中原文意思是,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避讳变得愈来愈严格,“封建社会的发展”并不构成其原因;B项以偏概全,“趋吉避凶的心理”是当今现实生活避讳现象存在的原因,在封建社会则是“为了表示对封建君主和尊者的敬畏”;D项内容在文中并未涉及,排除。
  
  2.C【解析】文段共分三层,层层细化,先讲“所有的文明都深知教育的价值”,再讲“每一种文明的巅峰状态都伴随着许多伟大学术中心的发展”,最后说明了西方拥有众多知名大学的原因在于“它们认为自己负有保护全人类的古老知识和发展学术前沿的使命”。文段的重点是最后一句,即西方大学的出类拔萃之处在于它们认为自己负有保护文化和发展学术的使命。C项最为准确。A项“不是以西方文明为导向”说法有误;B项“任何文明的兴盛与历史并无直接关联”表述过于绝对且不符合常识;D项“中国的大学需要向西方众多的大学学习”为过度推断,在文段中找不到依据。
  
  3.C【解析】文段阐述了人认识世界的两种需求,“一致性需求”与“控制需求”,根据“我们需要找到某种自己能够理解、控制、描述、解释和预测的可能性”一句可知人们喜欢用属于自己能够理解的理论,用自己能够理解的东西来认识世界,C项符合文意。A、B、D三项既不属于“一致性需求”也不属于“控制需求”的范畴,故排除。
  


点击分享此信息:
相关文章相关文章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CopyRight 2017 http://www.jxgwy.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