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每日练习(2016.6.18)
1.生物处于污染条件下,可以通过结合固定、代谢解毒、分室作用等过程将污染物在体内富集、解毒。其中生物的解毒能力是生物抗性的基础,解毒能力强的生物都具有抗性,但解毒能力不是抗性的全部,抗性强的生物不一定解毒能力就强。
由此可以推知:
A.解毒能力不强的生物不具有抗性
B.具有抗性的生物一定具有较强的解毒能力
C.生物可将污染物富集、解毒,所以生物能在污染环境下生存
D.不具有抗性的生物解毒能力一定不强
2.鲁国的平民都信任孔子的所有的门徒,但是没有一个诡辩者被鲁国的任何一个平民所信任,鲁国的有些平民崇文尚武。
由此可以推出:
A.崇文尚武的都不是诡辩者
B.孔子的有些门徒崇文尚武
C.崇文尚武的有些人被孔子的门徒所信任
D.孔子的门徒都不是诡辩者
3.台风是大自然最具破坏性的灾害之一。有研究表明:通过向空中喷洒海水水滴,增加台风形成区域上空云层对日光的反射,那么台风将不能聚集足够的能量,这一做法将有效阻止台风的前进,从而避免更大程度的破坏。
上述结论的成立需要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
A.喷洒到空中的水滴能够在云层之上重新聚集
B.人工制造的云层将会对邻近区域的降雨产生影响
C.台风经过时,常伴随着大风和暴雨等强对流天气
D.台风前进的动力来源于海水表面日光照射所产生的热量
参考答案与解析:
1.D【解析】根据充分必要条件。①生物抗性→生物的解毒能力;②解毒能力强的生物→具有抗性的生物;③解毒能力不是抗性的全部;④抗性强的生物不一定解毒能力就强。利用逆否规则。A项可翻译为“–解毒能力强的生物→–具有抗性的生物”,“解毒能力不强的生物”是对②的前件的否定,否定前件无法推出否定后件,故A项无法从题干推出;B项可翻译为“具有抗性的生物→解毒能力强的生物”,“具有抗性的生物”是对②的后件的肯定,肯定后件无法推出肯定前件,故B项无法从题干推出;C项:题干只说生物在污染条件下会将污染物在体内富集、解毒,但没有说明这种富集、解毒跟在污染环境下生存的关系,无法推出;D项可翻译为“–具有抗性的生物→–解毒能力强的生物”,是②的逆否命题,符合逆否规则,为有效的推理,可从题干推出。
2.D【解析】“鲁国的平民都信任孔子的所有门徒”意思是“所有孔子的门徒都被鲁国公民信任”。(1)孔子的门徒平民信任;(2)诡辩者–平民信任;(3)存在平民崇文尚武。利用逆否规则。A 项,崇文尚武 – 诡辩者。(3)句是存在句式,无法得到绝对化推理,错误。B 项,存在孔子的门徒崇文尚武。由(3)可知,存在平民崇文尚武,但无法根据题干得出崇文尚武的平民中是否有孔子门徒,错误。C 项,存在崇文尚武的人,被孔子的门徒所信任。题干3 个条件未涉及被孔子门徒信任的信息,故该推理无法得出,错误。D 项,孔子的门徒 – 诡辩者。孔子的门徒是对(1)的肯前,可以得出平民信任,而平民信任又是对(2)的否后,根据逆否规则,可以推出“ – 诡辩者”,推理成立,正确。
3.D【解析】论点:这一做法将有效阻止台风的前进,从而避免更大程度的破坏。论据:通过向空中喷洒海水水滴,增加台风形成区域上空云层对日光的反射,那么台风将不能聚集足够的能量。题干要求补充前提,优先选择在论点和论据间搭桥。D项台风前进的动力来源于海水表面日光照射所产生的热量,在“日光反射所产生的能量”和“台风的前进”之间建立了联系。A、B、C三项都只是针对论据,没有体现论点的“阻止台风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