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网 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江西公务员考试网 >> 时政要闻 >> 每日练习

江西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练习题(27)

发布:2014-07-09    来源:江西公务员考试网 字号: |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1.
  事业的成败往往不只取决于人才的           ,还在于人才的有效使用,世界上只有           的人,而没有无用的人,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使用人才。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多寡 失意
  B.得失 错位
  C.优劣 失败
  D.高低 误用
  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首个国际级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终于撩开了神秘面纱。
  B.通过这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使他受到深刻的教育。
  C.这个被评为科技创新先进性集体的公司,是由三个街道生产小组合并起来的。
  D.读了这篇文章,能够使广大读者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3.
  要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形成企业自主创新的机制,同时通过落实国家关于鼓励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措施,引导企业增加技术开发的投入。只有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上述文字阐述的主旨是(  )。
  A.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B.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
  C.落实鼓励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
  D.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4.
  >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一份名为《预防慢性病:一项至关重要的投资》的报告,其中一个与中国有关的数字庞大得令人吃惊:5580亿美元。这是中国从2005年到2015年由于心脏病、中风和糖尿病导致过早死亡而将损失的国民收入估值(按购买力平均计算)。值得注意的是,统计显示,绝大部分心脏病、中风都与糖尿病有关。在表明问题的严重性后,报告也给出了解决方案:如果可以在今后十年内将慢性病死亡率在现有趋势基础上每年降低2%,将给中国带来360亿美元的累计经济效益。
  >  这段文字意在:
  A.强调重视慢性病防治的必要性
  B.呼吁增加在疾病预防方面的投入
  C.说明突发急症与糖尿病的关联性
  D.探索降低慢性病死亡率的有效途径
  5.
  知识的本质是发现,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中,人们才会有更多发现的可能。因此,知识分子在本质上也不是熟知现成结论的人,知识分子要发掘未知事物,提示假相背后的真相。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发现和创造知识的能力,教育如果停留在向学生强行灌输标准答案和“真理”上,根本就是反教育的。
  这段话的主题是(  )。
  A.知识的本质
  B.知识分子的本质
  C.创造力的培养
  D.教育的目的



  【江西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jxgwy.org/)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 B
  解析:
  此题考查实词的最佳语境搭配。
  根据关联词“不只……还”可知重点在后者,横线处后面一句是应是横线所在句子的递进,有效使用人才的前提是“拥有人才”,所以排除C、D项;文段强调的并非是人才数量上的多少,所以第一空用“得失”最为合适。再看第二空,根据“只有……而没有……”可知第二空应选择和“无用”相对的词,根据语境,世上没有无用之人,关键在于这个人有没被用到适合自己的地方,所以此处用“错位”最合适;文段的关键在如何使用人才,“失意”和“失败”都是针对人才自身的形容,与人才的使用无关,“人才”已经形容能力高,与“高低”不相搭配。
  故正确答案为B。
  2.答案: C
  解析:
  A项缺少主语,可以把“在”去掉,;B项缺少主语,把“通过”或“使”去掉;D项缺少主语,把“读了”去掉。只有C项正确,故本题选择C选项
  3.答案: A
  解析:
  >本题属于表面主旨题型。>通过文中的“形成企业自主创新的机制,同时通过落实国家关于鼓励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措施”这句话中表示出自主创新的两方面工作,而后一句话中”只有……才……“,更是强调形成“核心技术”的目的就在于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必须自主创新。所以正确答案为A。>B、C、D三项都是以偏概全,都只是自主创新的几个措施,并非阐述题干主旨内涵。故正确答案为A。
  4.答案: A
  解析: >文段通过行文脉络找到重点,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对策为重点。文段末尾的解决方案中指出预防慢性病可降低经济损失,换言之,即强调重视慢性病防治的必要性,答案为A。
  5.答案: B
  解析:
  根据提问标志词“主题”可知,本题为表面主旨题。
  由总结关系词“因此”可知,整个材料的语意重点是其后的内容,即知识分子的本质并不是“熟知现成结论的人”,他们要发掘未知事物。因此,材料的主题是“知识分子的本质”,B项表述正确。其他三项都是材料的细节信息,未抓住材料重点,予以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阅读此文的人还阅读了
  江西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练习题(26)

点击分享此信息: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CopyRight 2017 http://www.jxgwy.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