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网 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江西公务员考试网 >> 江西公务员申论资料 >> 模拟

2011年江西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二十九

发布:2010-11-11    来源:江西公务员考试网 字号: |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对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资料

  材料一

  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05年年会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近日在南昌召开。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会长赵曜教授和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作了大会主题发言,部分专家学者作了大会交流发言。

  与会者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项战略任务,又是现阶段党治国理政的纲领,广大理论工作者要深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理论研究空间。

  大家认为,社会和谐是千百年来人们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状态,而不是社会形态。这种社会状态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在存在着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私有制社会,和谐社会的理想是无法根本实现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完整的概念,在理解和谐社会时决不能忽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否则和谐社会是无法真正实现的,即使社会达到了某种程度的和谐,也决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利益、收入、分配、思想认识等方面有差异,但在权利、机会、规则、分配方面是公平的,是既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又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这个大前提下,差异的主体各尽其能、各得其所、活力充沛、相互关爱、协调发展、共同进步、共同富裕。在协调社会各方面关系时,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调解作用,又要重视法律规范的强制作用。

  与会者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主要是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基础上提出的,同时也反映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任务。这个理论的提出,深化和拓展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建设的理论;吸收和借鉴了古今中外有益的和谐社会思想,深化了对“三大规律”的认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共产党人孜孜以求的价值理想,也是一个不断实现的动态过程。在新世纪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又是保障全面小康的重要手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重视人自身的和谐发展、人与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及社会内部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发展。在当前,要特别重视解决收入差距过大、贪污腐败、人民内部利益关系紧张等突出问题,切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国共产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党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形势与任务的变化,不断巩固执政的阶级基础、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提高领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广大人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力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因此,离开了最广大人民的积极主动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构建不起来的。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物质财富丰裕,一定要高度重视保障广大人民共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不断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

  材料二

  “和谐社会的核心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关系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根本,并进而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全国人大常委郑功成教授刚刚出版的《构建和谐社会》一书的自序中有这么一句话。

  这位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接受记者专访时,指出了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十大不和谐因素:

  一是贫富差距在持续扩大。北京市今年初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该市高、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由2000年的三点一比一扩大到2003年底的四点七比一,全国的情势似乎比北京更为严峻;

  二是劳动关系日益失衡,资本的势力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保持着不断上升的强势地位,而劳动者的权益却处于不断受损的状态,劳资之间的对立与冲突日益显性化;

  三是乡村流动人口与城市固定户籍人口之间的利益冲突仍在扩张,如农民工在城市受到多种歧视,不仅享受不到与城市劳动者同等的社会保障等权益,而且连平等的劳动就业权与合法的劳动报酬权都难以得到保证;

  四是城乡之间的发展失衡,城市的繁荣与富裕在某种程度上是牺牲农村、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利益为代价的,“三农”问题已经非常尖锐;

  五是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持续扩大,这种状态既不利于地区经济的发展,更不利于国家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六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失衡,在物质财富高速增长、商品市场日益繁荣的同时,企业与公民的社会责任在不断下降;

  七是效率与公平的失衡,效率优先存在着向效率至上乃至唯利是图转化的倾向,而社会公平与正义却并未随着经济发展而成为普适性的核心价值追求;

  八是经济发展与政治、法制发展的失衡,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但政府对公共事务的管治能力并未得到有效的提升,法制建设仍依然滞后于时代的要求;

  九是人与人的关系不和谐,和谐的人际关系并未普遍形成;

  十是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以牺牲环境、消耗资源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客观上不断激化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中国的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发展道路急切需要寻求新的发展方式与路径。

  郑功成说,所有这些,均表明中国经济社会制度的变迁正在呈现出某种非良性发展趋势。在这样一个时代,特别需要对各种社会问题、社会矛盾保持清醒的认识,并在理性发展中寻求妥善化解矛盾与冲突的理想方案,只有化解了诸种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及现实中的不协调与不和谐,才能避免冲突与对抗,整个社会才能得以和谐发展。

  材料三

  “不要再玩锦上添花的形象工程。”

  “大树特树诚信之风。”

  正在北京举行的政协十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200多位全国政协常委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纷纷建言献策,一些常委们将矛头直指和谐社会的不和谐之音--社会经济领域存在的“假大空”现象。

  碘超标奶粉、疫苗造假、毒大米、假种子、假农药、劣质化肥……当前,假冒伪劣产品泛滥,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公害。各种各样的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城市尤其是乡村,不仅严重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而且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政协常委瓦哈甫·苏来曼说,假冒伪劣之所以屡禁不止、屡打不绝,对造假者的处罚成本过低、打击力度不够是主要原因之一。中国的惩罚力度不仅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而且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瓦哈甫·苏来曼建议,建立打击假冒伪劣行为领导协调机制,加强立法工作,尽快健全和完善打击假冒伪劣行为法律体系,提高罚款额,延长企业惩戒治理期限,以及加强对打假工作的监督检查。

  广场比天安门大、贫困县里办公楼豪华奢侈……多年来,党和国家多次发出指示,要求各地不搞形象工程,但却屡禁不止。一些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在一些地方甚至贫困县市愈演愈烈,引起群众强烈反感。

  政协常委萧灼基指出,为提高城市的形象和知名度,建设一些反映城市特征的“形象”工程也无可厚非。但目前中国经济还不发达,我们必须节约一切财力、物力、人力,用于社会经济建设,用于扶贫解困,用于急需的公共投入。

  经过多年努力,中国扶贫工作已经取得巨大成就。贫困发生率从1979年的30.7%下降至目前的3%。但是必须看到中国当前贫困情况还相当严重,全国平均每6.5人中,就有一人为赤贫者。

  萧灼基指出,中国有限的资源,不应该本末倒置用于锦上添花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而应该用于急需的扶贫工程。这才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公款追星、不孕广告满天飞……政协常委曹圣洁在分析现在社会上种种“作秀”现象时表示,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诚信友爱的人际关系是重要内容。在社会道德的要求方面,中国传统道德一向注重“言而有信”、“民无信不立”,然而近20多年来,西方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蔓延,社会上道德失衡,损人利己、尔虞我诈的现象比较严重,公民道德建设急需加强。

  曹圣洁建议,道德的实践不仅是依靠理论教育,更有赖于习俗,以及社会氛围的形成。要达到“诚信友爱”的社会,必须大力树立这方面的正气。建议政府,特别是宣传部门不仅把“诚信”当作标语口号来宣传,更要对“诚信”之风大树特树,对于弄虚作假的行为无情地揭露鞭挞。只有教育和赏罚双管齐下,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三、申论要求

  1.请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2.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要有条理的说明,要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5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


  推荐阅读

  2011年江西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二十八


点击分享此信息: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CopyRight 2017 http://www.jxgwy.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